adv1.png

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前埔村:三治融合完善乡村治理

发布日期:2022-01-26 · 中国农网作者:农业农村部/李亚新编辑:@生活消费
作者:农业农村部/李亚新编辑:@生活消费

 编者按:西埔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传承和弘扬“红船精神”,探索推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,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融合”的乡村治理路子,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,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基础和重要保障。

前埔村是石狮市革命老区基点村之一,户籍人口846人,外来人口约6000人,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,围绕打造“工业邻里型”农村社区目标,合理划分出“居住区、工业区、耕作区”。为探索加强基层治理,在认清本村客观实际的情况下,前埔村开展以法治为保障,探索以德治为引领,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,使广大村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体。

  一、以法治为保障,实现乡村治理有序

(一)推进依法治理。针对农村群众结构复杂、社会矛盾高发、群众诉求多样的实际,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,全面推进依法治理“三大工程”,健全治安防范网络,落实安全保卫工作,充分发挥调解治保、信访队员作用,建立群防群控网络系统,维护村居和谐稳定。

(二)提高农民法治意识。一是设“法制宣传专栏”,安置在群众聚居点,吸引村民驻足观看。二是建立一个法制教育常设基地,镇政府在该村建立“村民法制教育示范点”。村委会配合小学开设法制教育课,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常识教育,预防青少年犯罪。市司法局、镇司法所和村委会成立前埔村民主法制学校,定期为村民上法律常识课,开展法律援助活动。三是村阅览室开辟“法制图书角”,配备法制教育图书,各种法律教育图书200多种。四是组建一支“法制宣传队伍”。围绕中心工作采用有线广播、分发有关法律常识的材料、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活动。让村民在轻松休闲的同时,接受法治的教育与熏陶,感受法就在身边、法就在心中,不断增强法律意识,从而更加自觉地学法、守法和用法(三)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能力。为加强乡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利用监控视频、治安巡逻队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。治安巡逻队24小时开展巡逻。治安监控视频覆盖全村主要路口,实现监控无死角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村民安全感。

二、以德治为引领,实现乡村治理有魂

(一)制定村规民约。按照“以人为本、全村参与”的原则,依法修订了《村规民约》和《村民自治章程》。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、村规民约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,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禁毒禁赌会和红白事理事会等“四会”。

(二)以文养德。对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及风土人情、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进行深入挖掘,组建村老人太极拳、扇子舞、南音、大鼓吹等具有闽南特色的农村文艺表演队,并开办图书阅览室、兴建灯光球场、建造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和村文化休闲公园,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,丰富村民业余生活。以文养德,引导村民讲道德、遵道德、守道德。

(三)推进移风易俗。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,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,严格控制操办规模,严禁借机敛财,严查违规违纪行为,切实以良好的干部作风带党风、促政风、正民风。在全村上下迅速掀起倡导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,破除封建迷信,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互相攀比、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。

  三、以自治为核心,实现乡村治理有力

(一)健全基层治理组织体系。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选优配强工青妇、老人会等群团力量,使所有组织都能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顺利开展工作、发挥重要作用。二是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。充实基层治理力量,聚合各类人才资源,引导农村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、高校毕业生、退役军人等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。三是建立志愿者队伍。引导和支持村民群众建立7支志愿者队伍,围绕党员教育扶贫济困、文明劝导、综治调解、环境卫生等内容,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,发挥志愿者、党员和村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
(二)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。结合“以人为本,为民办事”理念,打造社区公共服务平台,提高公共服务质量。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,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管理,提高公共服务效率。实行外来人口、三峡移民本地化、均等化服务,成立“新前埔人之家”,为村民、外来人员和三峡移民提供日常生活工作服务和卫生健康保健服务。推行“条块结合的网格化管理”模式,构建“横到边、纵到底、全覆盖、无缝隙”的管理网络。

(三)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形式。为适应农村人口流动和经济结构变化,依托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,建立村民和外来经商务工人员、社会组织、驻村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民主议事协商机制,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。通过建立微信群等形式搭建网络议事协商平台,逐步拓宽协商范围和渠道。建立农村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完善村“两委”议事制度。

(四)强化党建引领。一是全面落实“168”农村党建和“136”农村党建工作机制。落实“六要”群众工作法,坚持民主协商机制,推动村民积极参与,提高村级工作效率。二是创新幸福“818”服务模式。每月8日18日由村党员干部担任组长的6支特色队伍,带领若干名党员、群众为群众提供12项基本服务。三是加强班子建设。完善农村党代表工作室值班制度坚持“一天一碰头”制度,深化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

(五)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。定期通过村务公开栏、广播等多种形式,公开党务、政务等情况,落实“三资监管”制度。严格按规定执行支付款流程,由原来财务报表公开变成现在村报账员“流水帐”明细公开、村干部报酬公开,确保群众看得见、看得全、看得懂、能监督。

(六)引进社工服务。与社工服务机构合作,配备1名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村落发展特点和村民需求,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以老年人、青少年、妇女和特殊人群等为服务重点,为村民提供专业化、高质量的社会工作服务,受到村民的广泛欢迎和赞誉。

(来源:中国农网)

产~产经
科~科技
家~家电
售~新零售
财~财经
数字标签